很多人都認為腦卒中是老年病
可真相是:
在過去的十年間,
青年卒中的發病率增加了40%。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正在腦卒中的邊緣徘徊。
近日
一位年僅30歲小夥子小輝
來到醫院康復治療科
做「中風」後康復治療
30歲小夥突發中風
他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人警惕
小輝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某家大型網路公司上班,每天至少有十多個小時都是坐著, 平時飲食不規律,一日三餐外賣度日,還是個資深「熬夜黨」:
每晚12點上床後總要再玩一兩小時手機,粗略計算,平均每天睡眠時間不足4小時。據室友反映,小輝的呼嚕總是打得震天響。
與此同時,小輝還是個有十多年煙癮的「老煙槍」,每逢寫代碼「短路」,就會隨手燃上一支煙,美美地吸上幾口——他說這樣會更有靈感,「總是一條條地買,但一條煙總堅持不到半個月。任務重的時候,一周就空了。」
仗著年輕,這些年來,小輝從沒參加過單位組織的體檢。
在這次中風發病前,小輝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血壓已經達到了160/100mmhg,此外,他同時還被肥胖、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SAS)等一系列疾病「纏」上了。
幸運的是,這次「中風」並未給小輝造成嚴重的神經功能缺陷,但卻為他敲響了警鐘。
在接受康復治療後,小輝自覺改變生活方式:戒煙,鍛煉,調整飲食,改善作息......打算回歸健康生活。
腦卒中愈發年輕化
現代年輕人面臨更大風險
中風又稱「腦卒中」,是由於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種老年病,但實際上, 中國心腦血管疾病在年輕人中的發病趨勢逐年上升,並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
據相關資料統計,在過去的十年間,青年腦卒中的發病率增加了40%,中國整體卒中首次發病年齡較歐美平均低10歲!
青年卒中是指在18-50歲之間發生的卒中,其原因較老年患者更複雜。
醫務人員需要根據既往病史、家族史、起病特點、誘因、伴隨症狀、梗死分佈、腦血管改變等線索推斷卒中病因,針對性選擇診斷技術,指導治療預防。
「 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再加上長期熬夜,缺乏鍛煉,喜歡吃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等原因,導致身體透支,易出現肥胖、高脂血症、早發動脈粥樣硬化等,進一步增加卒中的風險。」小輝的康復醫師表示。
但通過合理的治療和預防指導,青年卒中的獲益相對老年患者更大。醫生介紹,年輕患者有很好的代償能力,心肺功能良好,基礎疾病少,給後期康復帶來良好的條件。
10項卒中危險因素
你占了哪些
《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分析了10項卒中危險因素,包括: 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房顫或瓣膜性心臟病、吸煙、明顯超重或肥胖、運動缺乏、卒中家族史,以及既往卒中史和既往腦缺血史。
報告表明,符合上述危險因素越多,發生中風的可能性就越高,越需提前做好預防。
1.高血壓占比最高,為35.62%
2.其次為血脂異常,占比為34.71%
3.吸煙仍佔據較大比重,為31.37%
4.超重或肥胖占比為11.60%
5.缺乏運動的比例高達27.83% ,僅次於高血壓、血脂異常和吸煙,成為第四大危險因素
6.既往卒中史和既往腦缺血史占比分別為2.35%和0.74%
對照以上高危因素,你是否已成為中風「後備軍」了嗎?